您的当前位置:首页 > 知识 > 花费近两万,美容仪变“毁容仪”!专家提醒理性选择 正文
时间:2025-07-08 17:20:19 来源:网络整理 编辑:知识
花费近两万,美容仪变“毁容仪”!专家提醒:家用美容仪难以把握使用度,还需理性选择近日,话题#上万元美容仪致脸部凹陷#引发关注。有网友表示,在使用一款面部美容仪后,脸部右侧出现明显凹陷且无法恢复,需要进
花费近两万,毁容仪美容仪变“毁容仪”!花费
专家提醒:家用美容仪难以把握使用度,近两家提还需理性选择
近日,容仪话题#上万元美容仪致脸部凹陷#引发关注。变专有网友表示,醒理性选在使用一款面部美容仪后,毁容仪脸部右侧出现明显凹陷且无法恢复,花费需要进行手术填充。近两家提是容仪肌肉萎缩坏死吗?不会脂肪溶解了吧?……一时间,网友的变专各种猜测随之而来。 扬子晚报/紫牛新闻记者 许倩倩
花费近2万元,醒理性选美容不成却“毁容”
网友“天使茅茅”近日在社交平台上表示,毁容仪自己于去年花费19300元买了一款美容仪,花费使用之后发现右脸有两道明显的近两家提凹陷,一年的时间都没有得到恢复,仪器使用时也像漏电一样会有疼痛,涂了凝胶情况也没有太大改善。后去医院就诊,医生告知需要做填充来恢复凹陷。
在电商平台搜索“美容仪”,记者发现,不同产品的售价有从几十元到上万元的跨度,行业门槛偏低。记者在一些社交平台发现,也有不少用户反馈在使用美容仪之后出现了漏电、皮肤烫伤、脸部凹陷、皮肤过敏等情况。
自行使用家用美容仪,真的可能导致溶脂等严重不良后果吗?南京鼓楼医院皮肤科主任包军在接受扬子晚报记者采访时表示,不能排除这种可能,温度过高确实有可能发生脂肪液化坏死,但这些情况并不多见。包军主任回忆,前段时间遇到过一位30岁左右的女性患者,因为每天多次使用面部美容仪,不久便出现了面部红肿发炎的情况,后经过对症治疗,并暂停使用仪器后就有所好转。
有媒体报道,美容仪行业确实存在着产品质量良莠不齐等情况。今年7月,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也发布过一则《新基石(深圳)科技有限公司召回初普牌第一代Stop Eye家用射频美容仪》的通告,因在极端情况下存在导致皮肤烫伤的安全隐患问题被召回,涉及数量超过18万台,引发不少网友关注。
非专业设备很难精准解决问题
智能便携、随时随地都可操作,加之“一次护理≈8张面膜”“7天赋活胶原”“14天淡纹紧致”等充满诱惑力的广告宣传语,让家用美容仪成为不少人心中可以“逆龄生长”的利器,但它们的效果到底如何?
目前,美容仪主要分为三大类:射频类、电流类和光照类。包军主任介绍,皮肤老化主要在于表皮层和真皮层,日常的保湿和防晒可以保护延缓表皮层的皮肤老化,而无论是使用射频还是微电流的美容仪器,它们的基本原理就是加热皮肤的真皮组织,促进胶原的合成,以达到皮肤抗老修护的效果,这是有科学依据的。
“正规的医疗美容是保养皮肤很重要的辅助手段,但问题就在于所谓的家用美容仪很难达到这个标准。”包军主任解释,皮肤表皮不能加热,所以专业的美容设备会有表皮冷却装置来保证安全和疗效。而在加热皮肤真皮组织时,温度过低没有效果,温度过高会导致蛋白质变性,面部烫伤等副作用随之而来。“在达到效果和出现副反应之间的界限很近,普通人和非专业医疗仪器很难准确把握。”
专家提醒,对于家用美容仪,消费者无需盲目追求高价产品,应根据自身皮肤状况来关注产品功能本身,了解其安全性参数认证、明确电流输出、温度等具体情况。在使用加热功能时,不要随意增加使用频次或时间,以免损伤肌肤;使用带有金属镀层的美容仪时,可以先在手上试用,无不适感后再用于面部。
理性消费成大趋势,走过14年的“双11”接下来的路怎么走2025-07-08 17:07
需求骤降,成本激增,PC行业再次入冬2025-07-08 16:41
商汤发布首款C端硬件,支持人机对弈的下棋机器人“元萝卜”2025-07-08 16:07
时尚设计大师三宅一生去世,他将东方美学创意做到极致2025-07-08 15:56
里士满联储行长Barkin:美联储将“尽其所能”遏制通胀2025-07-08 15:41
深圳市促进内外贸一体化发展实施方案公开征求意见 9月15日举行听证会2025-07-08 15:31
掀涨停潮!两大概念同步被热炒,新能源车企却集体下跌,原因是…2025-07-08 15:27
广西口岸开放建设提速 利用RCEP成员国外资大幅增长2025-07-08 15:14
阳阳:越南神曲爆红,“越流”已出现?2025-07-08 15:02
湖北省商务厅原厅长秦军,被“双开”2025-07-08 14:46
95后硕博士流向哪儿?这些二线城市“抢人”风头强劲2025-07-08 17:17
2.7%!7月CPI同比涨幅创近两年新高!“CPI-PPI”剪刀差进一步收窄2025-07-08 16:58
江西新余:中心城区购房实行财政补贴,最高200元/平方米2025-07-08 16:31
收藏!基金中的经典:被同一基金经理管理超10年的占比不到1%2025-07-08 16:31
同程旅行发布《2022年自驾旅行报告》:中青年是自驾游主力 “独行侠”占比近28%2025-07-08 16:04
工业富联:工业互联网等新业务仍在布局 需两三年后才能量产2025-07-08 15:55
继哈啰后,美团单车涨价,骑共享单车不如坐公交?2025-07-08 15:33
YY学车关门后向学员开具欠款单,有学员反映金额少了一千多2025-07-08 15:20
企业汇率风险中性意识增强 加码外汇套保应对汇兑风险2025-07-08 14:56
渤海亿吨级大油田工程建设取得新进展 14个单体全面完工2025-07-08 14:36